一、父母离婚了财产怎么分
父母离婚时财产分割这事儿。
一般,有这么些原则。
夫妻一起赚的那些财产,得由双方一起商量着处理,要是商量不拢,那就得让人民法院来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,像照顾小孩、照顾女方,还有照顾没犯错那一方的权益之类的原则去判决。
而个人自己的财产,那肯定是归个人所有,可不会参与到分割里面去。
比如说婚后买的那套房子,通常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,这时候可以大家商量商量,把房子归其中一方所有,然后给另一方相应的补偿就行。
可要是婚前买的房子,那妥妥的就属于个人财产,跟离婚财产分割没啥关系。
另外,要是其中一方在婚姻里犯了错,像是重婚,或者虐待家人,又或者遗弃家庭成员之类的,那没犯错的这一方在财产分割的时候,就可以请求法院适当多照顾照顾自己。
不过,具体到到底怎么分割财产,那还得根据实际的情况,还有能拿出来的证据来确定,可不能一概而论。
二、父母离婚了不给抚养费怎么办
要是父母离婚之后,其中一方就是不给孩子抚养费,那另外一方可以先试着跟对方去商量商量,让对方把该给的抚养费给交了。
要是商量不好,就可以去法院告对方。
根据《民法典》婚姻家庭编的那些规定,父母离婚之后,对子女还是有抚养、教育以及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的。
那些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爸爸或者妈妈,是有权利去探望子女的,而另一方,就有义务去协助。
要是爸爸或者妈妈拖欠抚养费了,那未成年的子女或者是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,就有权利要求父母把抚养费给给付了。
法院,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决对方得支付抚养费。
并且,等判决生效了之后,如果对方还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,那这时候就可以去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
这样一来,就能保证孩子能得到应有的抚养费,让他们的生活有个保障。
三、父母离婚了养老问题怎么解决
父母一旦离了婚,那子女可依旧有着赡养父母的法定责任。
一般来讲,子女得平均地去分担赡养的担子,这里面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供养,就像是给父母提供生活所需的费用,还有帮忙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之类的;
也有精神上的慰藉,像经常去看望父母,关心他们的身体和心情等等。
要是父母提前有明确的约定,说由其中一方来承担主要的赡养责任,这种约定,在父母之间是有效的,不过可不能用来对抗子女本来就有的法定义务。
子女可不能因为父母有这样的约定,就找借口拒绝履行赡养的义务。
要是子女之间对赡养责任产生了争议,那可以先试着通过大家一起协商来解决。
要是协商不下来,还可以让居委会、村委会这类的组织来调解调解。
要是调解也没效果,那父母就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,让法院来要求子女履行赡养的义务。
总之,不管父母有没有离婚,子女都应该尽到自己赡养父母的责任,这样才能让父母在晚年的时候有个安稳的生活。